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55159
两种方法修复大面积切角缺损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李 焱,唐继伟,施春梅
第1页

    参见附件(1118KB,2页)。

     本研究中有较多病例出现边缘着色与笔者采用传统的洞缘釉质斜面的制备有很大关系。这种斜面的优点是横断釉柱,釉柱的末端酸蚀较轴向酸蚀对提高粘结力更有效,使粘结树脂可更深入地渗入到柱间质中,同时斜面增大了牙釉质的酸蚀面积,使树脂与牙釉质间的结合更为牢固。缺点是窝洞外缘线的终止点不明确,用与天然牙色泽很接近的牙色材料修复时易超填而形成飞边;另外,较薄的充填体边缘受力时易折断,使修复体边缘产生缺陷。所以传统的洞缘釉质斜面不易在直接承力的舌面、不易清洁的邻面及接近牙龈的龈壁釉质处使用。目前有学者提出,为保证修复体的边缘厚度,明确窝洞外缘线的终止点,防止飞边的产生,可采用凹形斜面。凹形斜面一般使用杵状金刚砂钻将洞缘釉质厚度的外2/3磨成凹形,使窝洞的外缘与充填体呈90°角的接触关系。凹形斜面既保证了充填体的边缘厚度从而增加了抗力,又可像传统洞缘斜面一样增加了牙釉质的粘结面积即使在直接受力的部位也可使用。但是凹形斜面可能会使修复体与牙体组织交界明显而影响美观,在美观要求高的部位慎用[1]。有学者将修复体边缘变色归于继发龋[4],本文中未发现修复体着色区牙体组织有腐败现象,故均未诊为继发龋。

    对于单独使用树脂修复的病例,我们在舌侧加用鸠尾固位形增大固位力,虽然此组病例有5例出现充填体脱落,但脱落率与固位钉组无统计学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项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嘉德,高学军.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15-316.

    [2]Segovic S,Ferk S,Anic I,et al.Changes in dentin after insertion of self-threading titanium pins with 3 methods: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ilot study[J].J Prosthet Dent,2002,87(2):182-188.

    [3]Felton DA,Webb EL,Kanoy BE,et al. Pulpal response to threaded pin and retentive slot techniques:a pilot investigation[J].J Prosthet Dent,1991,66(5):597-602.

    [4]葛兰兰,陈责敏.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86-88.

    [收稿日期]2010-05-17[修回日期]2010-06-11

    编辑/何志斌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8KB,2页)